作者與賀斌老師 |
在南女求學三年,無緣做賀老師的學生,但她的女兒張寧寧曾與我高二同班,她大學畢業後負笈法國,現旅居美國,回台時我們幾位同學會到賀老師家與她聚會,那時賀老師就是我的「張伯母」。1976年我回南女任教,與老師成為同事;1988年我接任訓導處(後改稱學務處)主任,她是處內的體育組組長。我和她的關係多重,對她的感情也多重。
1963年考入南女,校園裡常見一位女老師,雙臂攬胸,大步疾行,緊身褲配長馬靴,上身夾克背後有隻大老虎圖案,講起話來聲音宏亮、中氣十足,全身透著一股霸氣。在眾多穿著舉止都中規中矩的老師中,她的氣質風格的確是獨特的,人群中很難不注意到她。很快知道她就是賀斌老師,而且不斷聽到屬於她的一些「奇聞軼事」。
最常聽到的就是她「出身豪門,嫁入將門」。傳說她出生於蒙古世家,自幼即舉止豪邁,不同於一般女孩;及長嫁給官拜將軍的張伯伯。印象中張伯伯寡言,總是賀老師滔滔不絕的說著,張伯伯一旁靜靜的聽著,他倆真是絕配。
是在重回南女當老師之後,我才開始接近賀老師;又在多年後,才真正瞭解她。
賀老師百分之千的肯定重視「體育」的價值,而且不遺餘力的推動。她認為身體官能的健康強固足以帶動大腦的發育發展,所以,「四肢發達的人,頭腦絕不簡單」。而學校的體育教學,絕不是只為培養幾位「選手」,每一個學生都應養成基本的運動知識和習慣,因此她設計了南女獨特的班級運動賽事,我相信不僅在台南市、就是在整個台灣,那些不同於正規比賽的競賽規則都是獨有的。以排球為例,南女的班級排球賽是五局九人制,前四局每場九位選手不可相同,第五局方可由班級菁英組成,如此幾乎全班每人都需上場,下場者則在場邊為場上選手加油打氣。因此南女人都至少知曉排球賽規則,也都能發球接球,行之多年,排球成為南女學生的最愛,有「校球」之稱。
猶記讀高中那幾年,升學競爭雖激烈,南女的教學及課外活動仍維持正常,通常下午四點多後便是班級球賽時間。只見操場上滿滿人頭,跑的跳的叫的笑的,一片熱鬧騰騰,後來做老師時看到那般景象,心裡總有著無比感動,覺得青春就該是那樣。那時還有班級籃球賽,我雖長手長腿,其實肢體笨拙,跑不快也跳不高,但因人人都需參與,便也趕鴨子上架的上了陣,跟著同學滿場亂跑搶球投球。沒想進了大學,系上辦理籃球賽迎新,班上沒幾個人認識籃球,我竟成了主力球員,還進了幾球,小小出了一次風頭,那是我人生唯一的一次「體壇」發光。那個年代,據說南女學生在各個大學都很出風頭,因為-文武(運動)兼長。
南女的運動會是我見過設計最有理念、內容最豐富多彩的學校運動會。同樣在「全班參與」的原則下,賀老師設計了班級休息區的佈置比賽、班級精神錦標賽、高二的小會舞競賽、及高三高一的大會舞表演----等。小會舞以班級為單位,從主題的擬定、舞曲的選擇、舞步隊形與服裝的設計、整體的分工與練習-------,全要求學生親力親為,不可假手他人。學生們在準備的過程中有種種狀況,抱怨連連,但當演出後獲得熱烈掌聲、勝利獎杯在抱時,全班相擁而泣,所有的辛苦勞累瞬間化為烏有,如同班級球賽,班級向心力便在無形中凝聚,而南女學生間友誼深長,應該也就是在這些班級活動中奠基。
情勢的演變令人難以抗拒,一年一年過去,南女的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終究是逐漸消減,但賀老師仍利用每一個機會盡力捍衛那些活動的存在,儘管球賽接力賽拔河賽----等已必須利用午休、掃除、甚至朝會的時間進行。直到我察覺,即使已是這般窘迫的體育活動、學生們仍堅持不願放棄時,每見賀老師在校園內踽踽獨行,我終於瞭解:這些年,她爭的是什麼。在這個現實功利的時代,多少人在不同的壓力下放棄了理想,然後怨天尤人憤世嫉俗;許多人只看見、談論賀老師的頑強,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瞭解她堅持理念「知其不可而為」的精神?我由此對她升起一股由衷的敬佩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